财盛证券 /
财政资金花得如何,关乎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质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在部署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时强调,“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绩效评价制度”“加强公共服务绩效管理,强化事前功能评估”。
如同家庭开支一样,运用财政资金必须讲求效益,力争花出最好效果。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是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的关键性举措,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应对财政收支紧平衡、防范化解风险大背景下,提高财政资金绩效尤显重要。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文部署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这项重要改革自推进以来,“花钱要问效、无效要问责”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并且嵌入了财政资金使用的全过程。
从预算到决算,绩效评价越来越受到关注,社会公众从中了解钱花到哪里、产生什么效益。日前,近百个中央部门向社会公开2023年度部门决算,绩效评价成为其中重要内容,中央部门建立健全重点民生政策和重大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常态化机制,并通过公开信息接受社会监督。从单位自评、部门评价、财政评价看,大部分项目的绩效均交出颇为出色的答卷。
同时,预算管理改革难以一蹴而就,不少难题尚待破解,比如绩效目标的设定、评价结果的运用、第三方机构的有效参与等。今年中央部门决算公开的项目绩效评价很好地体现了实事求是,在充分展示项目总体取得较好绩效的同时,不乏指出一些项目的问题所在,比如项目绩效目标不够完整,部分指标设置有待完善;部分资金使用不够规范,过程管理水平有待提升等。可以看出,进一步管好用好政府“钱袋子”、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必须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
在绩效管理中,要强化事前功能评估。绩效理念和方法要深度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形成事前、事中、事后绩效管理闭环系统。其中,事前评估处于首要环节,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重大政策和项目出台前,应该科学全面评估其对经济社会发展、民生保障有何作用影响,搞清楚立项必要性、投入经济性、绩效目标合理性、实施可行性等。相较于事后的“亡羊补牢”,事前的“防患于未然”更能避免资金闲置、浪费,有利于提高预算决策的科学性,优化财政资源配置。当然,还要做好绩效运行监控,加强事中、事后管理,对偏离绩效目标的要及时纠正、整改。
同时,完善预算绩效评价制度。通过自评和外部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预算执行情况开展绩效评价。其中,引入第三方机构参与绩效评价的做法颇受关注。从近年实践看,第三方机构评价存在市场不够规范、执业质量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部分单位有“花钱买好”的现象。有必要引导和规范第三方机构从事预算绩效评价业务,严格执业质量监督管理,促进绩效评价更加客观公正。此外,绩效好坏不仅要看“打分”,还得重视人民群众的切身感受,要加大绩效目标和绩效评价结果的公开力度,接受全社会监督。
绩效评估本身不是目的,重点在于实现激励约束作用,必须强化评价结果运用,特别是要把绩效和预算安排挂钩。目前,一些地方还存在绩效与预算“两张皮”现象,导致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动力不足。通过建立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和政策调整挂钩机制,绩效好的政策和项目优先保障,绩效一般的政策和项目改进提升,低效无效资金则要削减、取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钱用在刀刃上。同时,还要明确绩效管理责任约束,实行责任追究,切实做到花钱要问效、无效要问责。
随着经济稳步发展十大正规配资平台,财政收支规模日益扩大。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用好预算绩效管理“指挥棒”,可以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曾金华)
- 十大正规配资平台 碳酸锂“二次见底”波澜:上游“减产”、期货涨停与锂股狂飙2024-08-12